第七百四十四章 逐渐体验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


第七百四十四章 逐渐体验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

有一天,阿难尊者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来到比丘尼(女出家人)聚集的修行地,阿难尊者与众多的比丘尼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其中一位比丘尼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尊者,我们这里的比丘尼修习四念住的时候(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能够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我们能够确切的知道修习四念住时,清净境界逐渐从低境界向高境界提升的过程。我们能够明白各种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特征、特点、特质,我们知道我们修行四念住时,自己内心的境界是在逐渐的由低境界向更高的清净境界靠近!我们知道各种清净境界升降的过程。”

阿难尊者说:“比丘尼们,确实是这样的,任何的比丘尼,只要她们的内心集中专注在四念住的修习上(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就可以预料、预见:「她们必将逐次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她们必将明白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特征、特点、特质,她们必将明白各种清净境界的升降过程。她们必将逐渐从低境界向更高的清净境界靠近。」”

那时,阿难尊者为这些比丘尼转述佛陀的正法,耐心的引导、鼓励这些比丘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行佛陀的正法,之后阿难尊者就站起来离开了。

阿难尊者到舍卫城中化缘饭食,用餐完毕后,他就来到了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向佛陀详细讲述了他到比丘尼聚集的修行地,转述佛陀正法的事情。

佛陀听完阿难尊者的描述后说到:“阿难,确实是这样的,你对这些比丘尼的教导是正确的,任何的比丘尼,只要她们的内心集中专注在四念住的修习上,就可以预料、预见:「她们必将逐次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她们必将明白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特征、特点、特质,她们必将明白各种清净境界的升降过程。她们必将逐渐从低境界向更高的清净境界靠近。」

阿难,这些修习四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是如何逐次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的呢?他们是如何明白由低到高清净境界的特征、特点、特质的呢?他们是如何明白各种清净境界升降过程的呢?他们是如何逐渐从低境界向更高的清净境界靠近的呢?

阿难,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身念住(身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经常修习身念住时候,他们就能保持正知、正念(正知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他们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

当他们的内心集中专注在身念住的修行上的时候(身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那些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将逐渐的从内心中熄灭、消失,这些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如同污水一样会被排出到体外,不会再污染内心。

这时,这些修习身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的内心将会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

当他们集中专注在清净念想上的时候,就会让他们生起坚固的信心,是什么信心呢?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长时间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长久的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信心;当他们生起坚固信心的时候,他们就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以此保持清净的境界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

当他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身念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由于长时间安住在清净境界中的缘故,而对清净的境界生起欢喜、喜悦;

当他们对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实际上对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这也是清净的烦恼,这种清净的烦恼也会束缚捆绑他们自己,于是,他们就会逐渐的平息对清净境界的欢喜、喜悦,由此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当他们不再由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安住在了更加清净的境界之中,他们内心中的各种细微情绪的波动就会被平息,这样他们就会「入定」,什么是「入定」呢?「入定」又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当他们「入定」的时候,就会想:「我已经通过身念住的修行到达了内心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我之前进入单个、纯一清净境界的时候,需要身念住的方法指引、引导,现在我已经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不需要任何的修行方法指引、引导了,我现在应该放下身念住的修行方法,我应该撤回引导、管束自己的身念住修行方法,因为身念住的修行方法也是束缚捆绑,就让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自然的流动、扩展,最后连这种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都不再执着和挂念,不专注任何的念想,不生起任何的念想。」阿难,这种状态就如同:有一条河每天都在流动,但是你并不知道这条河的存在,这条河虽然存在,但是在你的内心中,它是不存在的。你不会专注这条河,你不会对这条河生起任何的念想,因为这条河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又比如:你背对着一个人,你不知道有一个人背对着你,你触摸不到他的身体,听不见他的声音,看不见他的各种动作,那么就相当于这个人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你不会专注这个人,你也不会对这个人生起任何的念想,因为他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

不思索、不思考,不专注任何的事物,不生起任何的念想,不执着和挂念一切的事物事情,由此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阿难,你是不是觉得,这种进入涅槃境界的过程,有一点像七觉支进入涅槃境界的过程(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如同修习念觉支(念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习身念住如同修习精进觉支(精进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对清净的境界生起欢喜、喜悦如同修习喜觉支(喜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平息对清净境界的欢喜、喜悦,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如同修习轻安觉支(轻安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平息内心的各种细微情绪波动,让内心「入定」如同修习定觉支(定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放下身念住的修行方法,不再执着和挂念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不专注任何的念想,不生起任何的念想如同修习舍觉支(舍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阿难,为什么这个修习的过程好像没有择法觉支呢(择法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因为在修习之初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身念住这种修行方法,相当于已经分辨和确认了身念住就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了,相当于已经确认身念住就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了,所以后面修行的时候就没有择法觉支修习的过程了,实际上择法觉支的修习在修行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前完成了。

阿难,同样的,四念住其他三种念住的修行过程也是这样的,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修习过程也是这样的(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

阿难,当世间人或众生,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经常修习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三种念住中任意一种念住的时候,他们就能保持正知、正念(正知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他们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

当他们的内心集中专注在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修行上的时候(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那些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将逐渐的从内心中熄灭、消失,这些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如同污水一样会被排出到体外,不会再污染内心。这时,这些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的内心将会集中专注在某种清净的感受,或念想,或对象上;

当他们集中专注在某种清净的感受,或念想,或对象上的时候,就会让他们生起坚固的信心,是什么信心呢?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长时间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长久的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信心;当他们生起坚固信心的时候,他们就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以此保持清净的境界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

当他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或者修习受念住,或者修习心念住、或者修习法念住的时候,就会让他们由于长时间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缘故,而对清净的境界生起欢喜、喜悦;

当他们对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实际上对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这也是清净的烦恼,这种清净的烦恼也会束缚捆绑他们自己,于是,他们就会逐渐的平息对清净境界的欢喜、喜悦,由此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当他们不再由清净境界生起欢喜、喜悦,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安住在了更加清净的境界之中,他们内心中的各种细微情绪的波动就会被平息,这样他们就会「入定」,什么是「入定」呢?「入定」又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当他们「入定」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我已经通过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修行到达了内心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我之前进入单个、纯一清净境界的时候,需要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方法指引、引导,现在我已经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不需要任何的修行方法指引、引导了,我现在应该放下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修行方法,我应该撤回引导、管束自己的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修行方法,因为受念住,或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修行方法也是束缚捆绑,就让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自然的流动、扩展,最后连这种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都不再执着和挂念,不专注任何的念想,不生起任何的念想。」阿难,这种状态就如同:有一条河每天都在流动,但是你并不知道这条河的存在,这条河虽然存在,但是在你的内心中,它是不存在的。你不会专注这条河,你不会对这条河生起任何的念想,因为这条河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又比如:你背对着一个人,你不知道有一个人背对着你,你触摸不到他的身体,听不见他的声音,看不见他的各种动作,那么就相当于这个人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你不会专注这个人,你也不会对这个人生起任何的念想,因为他在你的内心中根本就不存在。

不思索、不思考,不专注任何的事物,不生起任何的念想,不执着和挂念一切的事物事情,由此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阿难,如来再次提醒你,经常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中的任意一种念住都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都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都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都能证悟解脱的果位,都能最终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阿难,你要去修习四念住,你要经常去修习四念住,你要教导比丘、比丘尼们去修习四念住,去经常修习四念住。”

佛陀说法后,阿难尊者再次虔诚恭敬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