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如何正确的修习四神足?


第八百六十一章 如何正确的修习四神足?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经常修习四神足就能获得大回报、大功德(四神足解释,见第八百五十一章)。

比丘们,如何去修习四神足才能获得大回报、大功德呢?

比丘们,在修习四神足中其中一种神足的时候,内心要这样想:「我修行的欲望、坚持、念想、观想不要过分的紧迫,也不要过分的松弛;我修行的欲望、坚持、念想、观想不要过分的内敛,也不要过分的外散。」

要有这样的感知:「后如同前,前如同后;上如同下,下如同上;夜晚如同白天,白天如同夜晚」就像这样去修行出没有阴影黑暗遮挡与覆盖的光明普照心。

比丘们,什么是过分紧迫的欲望呢?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欲望太过强烈,修行过分紧张、急进,导致掉举烦恼的生起。

什么是掉举呢?就是心浮气躁,内心不安、混乱、散乱、胡思乱想。

什么是过分松弛的欲望呢?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欲望太过微弱,修行过分松懈、松弛,导致滋生懒惰、懒散的情绪与行为。

什么是过分内敛的欲望呢?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欲望已经被昏沉睡眠烦恼取代。

什么是昏沉睡眠呢?昏沉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昏沉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昏沉睡眠。

什么是过分外散的欲望呢?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欲望已经被五种欲望取代,已经分散到五种欲望之中。

什么是五种欲呢?眼睛看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物质事物生起的欲乐;

耳朵听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声音生起的欲乐;

鼻子闻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气味生起的欲乐;

舌头尝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味道生起的欲乐;

身体触摸感觉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触觉生起的欲乐,身体领纳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欲乐。

比丘们,这就是五种欲的法义。

比丘们,坚持也经常被称为精进,什么是过分紧迫的精进呢?就是断恶修善太过努力,修行过分紧张、急进,导致掉举烦恼的生起。

什么是掉举呢?就是心浮气躁,内心不安、混乱、散乱、胡思乱想。

什么是过分松弛的精进呢?就是断恶修善太过懈怠,修行过分松懈、松弛,导致滋生懒惰、懒散的情绪与行为。

什么是过分内敛的精进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被昏沉睡眠烦恼取代。

什么是昏沉睡眠呢?昏沉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昏沉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昏沉睡眠。

什么是过分外散的精进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被五种欲望取代,已经分散到五种欲望之中。

什么是五种欲呢?眼睛看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物质事物生起的欲乐;

耳朵听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声音生起的欲乐;

鼻子闻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气味生起的欲乐;

舌头尝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味道生起的欲乐;

身体触摸感觉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触觉生起的欲乐,身体领纳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欲乐。

比丘们,这就是五种欲的法义。

比丘们,什么是过分紧迫的念想呢?就是控制内心念想,让念想单一、纯正的时候,过分紧张、急进,导致掉举烦恼的生起。

或者熄灭内心念想,不让内心念想生起的时候,过分紧张、急进,导致掉举烦恼的生起。

什么是掉举呢?就是心浮气躁,内心不安、混乱、散乱、胡思乱想。

什么是过分松弛的念想呢?就是控制内心念想,让念想单一、纯正的时候,过分松懈、松弛,导致滋生懒惰、懒散的情绪与行为。

或者熄灭内心念想,不让内心念想生起的时候,过分松懈、松弛,导致滋生懒惰、懒散的情绪与行为。

什么是过分内敛的念想呢?就是控制内心念想,让念想单一、纯正的修行已经被昏沉睡眠烦恼取代。

或者熄灭内心念想,不让内心念想生起的修行已经被昏沉睡眠烦恼取代。

什么是昏沉睡眠呢?昏沉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昏沉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昏沉睡眠。

什么是过分外散的念想呢?就是控制内心念想,让念想单一、纯正的修行已经被五种欲望取代,已经分散到五种欲望之中。

或者熄灭内心念想,不让内心念想生起的修行已经被五种欲望取代,已经分散到五种欲望之中。

什么是五种欲呢?眼睛看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物质事物生起的欲乐;

耳朵听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声音生起的欲乐;

鼻子闻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气味生起的欲乐;

舌头尝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味道生起的欲乐;

身体触摸感觉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触觉生起的欲乐,身体领纳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欲乐。

比丘们,这就是五种欲的法义。

比丘们,什么是过分紧迫的观想呢?就是观想、忆念如来正法的时候,过分紧张、急进,导致掉举烦恼的生起。

什么是掉举呢?就是心浮气躁,内心不安、混乱、散乱、胡思乱想。

什么是过分松弛的观想呢?就是观想、忆念如来正法的时候,过分松懈、松弛,导致滋生懒惰、懒散的情绪与行为。

什么是过分内敛的观想呢?就是观想、忆念如来正法的修行已经被昏沉睡眠烦恼取代。

什么是昏沉睡眠呢?昏沉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昏沉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昏沉睡眠。

什么是过分外散的观想呢?就是观想、忆念如来正法的修行已经被五种欲望取代,已经分散到五种欲望之中。

什么是五种欲呢?眼睛看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物质事物生起的欲乐;

耳朵听见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声音生起的欲乐;

鼻子闻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气味生起的欲乐;

舌头尝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味道生起的欲乐;

身体触摸感觉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触觉生起的欲乐,身体领纳到令人满意、开心、愉快、喜悦的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欲乐。

比丘们,这就是五种欲的法义。

什么是「后如同前,前如同后」呢?就是善于理解和思考如来前后所说的正法,善于将这些前前后后自己所听闻的如来正法融会贯通起来。明白如来前后所讲的正法是一致的。比丘们,简单的说「后如同前,前如同后」就是将自己前后听到的如来正法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起来,并明白如来的正法前后是一样的。

什么是「上如同下,下如同上」呢?就是观想自己的身体:从脚底板往上,从头发顶部往下,以皮肤作为边界的物质身体都是不干净的,身体中有这些事物: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胃脏、脾脏、肺脏、肠子、肠粘膜、大便、胆汁、痰、脓、血液、汗液、脂肪、眼泪、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液、尿液,这些都是不干净的。比丘们,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观想身体的上下与内外都是不干净的,这就是「上如同下,下如同上」的法义。

什么是「夜晚如同白天,白天如同夜晚」呢?就是白天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的其中一种神足,夜晚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的其中一种神足,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坚持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的其中一种神足,这就是「夜晚如同白天,白天如同夜晚」的法义。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不是同时修习四种神足,而是在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选择其中一种神足修习,或者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或者修习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另外,白天和夜晚选择修习的神足最好保持一致,比如:如果白天选择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那么当天晚上也选择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如果白天选择修习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那么当天晚上也选择修习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如果白天选择修习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那么当天晚上也选择修习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如果白天选择修习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那么当天晚上也选择修习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什么是「修行出没有阴影黑暗遮挡与覆盖的光明普照心」呢?就是经常回想、忆念如来所说的正法,经常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按如来所说的正法去实践的修行,这样内心烦恼和痛苦的阴影黑暗就会被如来正法的光明刺破、驱散,这样内心就能沐浴在如来正法光明的普照之中,这样内心就能被智慧的光明普照。

比丘们,经常这样去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四种神足中的其中一种神足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开启完全的智慧,证悟解脱的果位,他们就能在这一世、这一生就进入没有烦恼和痛苦的心解脱、慧解脱境界(心解脱、慧解脱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