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用对呼吸的专注来修习四念住


第八百八十五章 用对呼吸的专注来修习四念住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一片竹林之中,这片竹林中还住着一位名叫金毘罗的尊者。有一天,金毘罗尊者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佛陀对金毘罗尊者说:“金毘罗!如何修习「对呼吸的专注」,才能证悟大果位,才能获得大的功德法益呢?”

佛陀这样问金毘罗尊者的时候,金毘罗尊者一言不发的变得沉默起来。

于是佛陀第二次问金毘罗尊者:“金毘罗!如何修习「对呼吸的专注」,才能证悟大果位,才能获得大的功德法益呢?”

金毘罗尊者还是沉默不语。

佛陀第三次问金毘罗尊者:“金毘罗!如何修习「对呼吸的专注」,才能证悟大果位,才能获得大的功德法益呢?”

金毘罗尊者仍然是一言不发,沉默不语。

这时,站在佛陀身旁的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现在是给金毘罗学友讲说「对呼吸专注」修行方法的最适当时机了,世尊,您如果现在对金毘罗学友讲说「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方法,应该能够加深他对「呼吸专注」修行方法的印象,金毘罗学友应该会在听闻您说法后,经常的忆念您所说的修行方法的。恭请世尊您为金毘罗学友说法。”

佛陀说:“阿难,你说的很有道理,金毘罗,阿难,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如来现在要开始说法了。”

金毘罗尊者与阿难尊者虔诚恭敬的对佛陀说:“世尊,您是我们的导师,我们以您和您的正法作为我们的皈依,如果您能够为我们讲解「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方法的话,我们在听闻您说法后,就会时刻的忆念您所说的正法的,就会按着您所说的正法去修行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金毘罗,阿难,如何修习「对呼吸的专注」,才能证悟大果位,才能获得大的功德法益呢?”

金毘罗,阿难,不管是在山林野地,或是在某个大树下,或是在某个空屋中,不管身处何处,都盘腿坐下来,挺直身体,先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脸上,或者专注在嘴鼻上,或者专注在眼睛上,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开始将对脸的专注转移到对呼吸的专注上,只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吸气与呼气上。

当吸气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吸气的时间比较长」;当呼气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呼气的时间比较长」。

当吸气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吸气的时间比较短」;当呼气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呼气的时间比较短」。

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呼吸的身体行为上:深切注意气体经由鼻子、喉部、胸部、腹部进入身体时,吸入气体时,身体膨胀的整个吸气的过程,也就是集中专注吸气的行为。同样的,深切注意气体从腹部、胸部、喉部、鼻子呼出身体之外,身体排出气体时,身体收缩的整个呼气的过程,也就是集中专注呼气的行为。

除了对吸气与呼气行为的专注,不专注其他的行为,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注意是吸气和呼气的行为都要去集中的专注,只是集中专注吸气和呼气的行为,只是集中专注吸气时身体膨胀的行为,呼气时身体收缩的行为。

金毘罗,阿难,这其实就是在修习四念住中的身念住。什么是念住呢?就是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某种清净的念想或对象,而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状态,让内心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修行方法。「念」是集中专注、深切注意某种清净的念想或对象。「住」是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让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

四念住是哪四种念住呢?即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这四种念住。

什么是「身念住」呢?「身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身体的行为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呼吸的行为上,建立对呼吸行为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身体行为的集中专注,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身念住。

简单的说身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身体行为,通过对身体行为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后,随着「身念住」修行的深入将会体验到初禅、二禅的清净境界。

依靠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修行,「远离欲望,舍离不善法后,进入有寻、有伺,隔离痛苦,生起喜乐的初禅清净境界之中,并让内心安住在初禅的清净境界之中。」在初禅的境界之中还会对外界的事物有细微的分别、区别。

金毘罗,阿难,什么是有寻、有伺呢?什么是寻、伺呢?就是进入初禅境界的时候,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不会产生贪欲和喜怒哀乐情绪的清净事物上,由此替换掉贪欲、渴爱等等烦恼和痛苦。比如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呼吸的行为上,又比如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对一片树叶的观察上,除了对这片树叶的关注不再想其他的事情。

有寻、有伺就是需要用集中专注某种清净事物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转移什么注意力呢?转移对贪欲、渴爱等等烦恼和痛苦的注意力。简单的说有寻、有伺就是:要用注意力集中专注的修行方法。

那么「寻」与「伺」又有什么区别呢?「寻」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要大一点。「伺」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要小一点。比如:注意力不仅集中专注在对一片树叶的观察上,还集中专注在对树叶上水滴的观察上,这就集中专注在了两个事物上,一个事物是树叶,一个事物是水滴,这就被称为「寻」,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树叶上,只集中专注一个事物那就是「伺」。

「寻」与「伺」的区别就在于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上,范围大的称为「寻」,范围小的称为「伺」。

金毘罗,阿难,修习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要去体验吸气和呼气的行为,吸气和呼吸这两种行为都要去体验。

依靠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修行,「在进入初禅境界后,平息「寻」与「伺」,平息集中专注的事物,平息对外界事物细微的分别、区别。不再分别、区别外界的事物,将内心安住在一处,安住在一境,不散乱,由此进入注意力不专注事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的二禅境界之中。」在这个内心单个、纯一的二禅清净境界中会生起清净的喜乐。

在进入二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呼吸感受的「受念住」,随着「受念住」修行的深入将会体验到三禅、四禅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受念住」呢?「受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时候,内心集中专注在吸气时,冰冷的气体进入身体的感受,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呼气时,温暖的气体呼出身体的感受,建立对冰冷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或者建立对温暖气体感受的深切注意。又比如:来回在同一条路径、道路上行走,内心集中专注在脚底板踩在地面上的感受,脚底板的感受是踩在平坦道路上那种高低平等、平整的感受,还是踩在崎岖山路上那种高低不平、凹凸的感受,建立对脚底板接触地面感受的深切注意。用这种对感受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感受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受念住。

简单的说受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感受,通过对感受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在已经通过「身念住」进入二禅境界的前提下,继续依靠专注呼吸感受的「受念住」修行,「远离喜乐的感受,让内心归于平静、宁静,保持修行的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解释,见第七百六十六章),不忘失修行的正知正念,进入清净的三禅境界。」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注意如来所说的「远离喜乐的感受」这种喜乐的感受是由身体与外界事物生起的快乐、喜悦、欢喜感受,是由物质事物生起的快乐、喜悦、欢喜感受。

依靠专注呼吸感受的「受念住」修行,「在进入三禅后,灭尽快乐、痛苦、忧愁、喜悦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进入不苦不乐的清净境界。让平静、宁静的境界布满内心,让内心安住在念想纯净、纯一的四禅清净境界之中。」金毘罗,阿难,什么是念想纯净、纯一的清净境界呢?就是内心的注意力只集中专注在清净、宁静这种单一的念想上,念想单一、纯正。

在进入四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念想的「心念住」,随着「心念住」修行的深入将会体验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心念住」呢?「心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念想、思想、见解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对虚空的观想上,建立对虚空念想的深切注意。

什么是对虚空的观想呢?就是观想:「虚空是无限大的,虚空是无边无界的」这就是虚空的观想。用这种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集中专注,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心念住。

简单的说心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念想、思想、见解,通过对念想、思想、见解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在已经通过「受念住」进入四禅境界的前提下,继续依靠专注虚空观想的「心念住」修行,「不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世界,不再执着和挂念由物质事物生起的一切念想,明白虚空是无边无界的,进入空无边处的境界之中。」

金毘罗,阿难,如何才能做到「不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世界」呢?那就要超越物质事物、物质世界。超越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扰动、影响,不管物质事物、物质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内心都不会随着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发生念想的变化,内心清净的境界始终保持不变,保持恒定。简单的说就是:内心的清净状态始终保持不变,不会受到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扰动与影响。

金毘罗,阿难,刚才如来描述的「空无边处境界」可能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现在如来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描述「空无边处的境界」。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这种对虚空观想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回想过去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这种对虚空观想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沉浸在当前事情上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这种对虚空观想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期待未来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比丘们,实际上就是:用集中专注虚空的念想替换掉了由过去、现在、未来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念想。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的念想。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眼睛看见物质事物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眼睛与物质事物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耳朵听到声音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耳朵与声音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鼻子闻到气味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鼻子与气味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舌头尝到味道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舌头与味道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时对内心的撞击。

金毘罗,阿难,简单的说就是:修习「对虚空的观想」,用集中专注虚空观想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自身与外部事物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自身与外部事物对内心的撞击。

以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不对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生起念想,而让内心融入无边无界的虚空念想之中。金毘罗,阿难,你们这里要注意:虚空是一种对世间现象的类比描述,遥望天空感受到虚空的无边无界,由此让内心融入这种由外界虚空类比而在内心中构建产生的虚空境界之中。

依靠专注虚空观想的「心念住」修行,「在进入空无边处境界后,进一步明白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并由此进入识无边处的境界。」

金毘罗,阿难,如何才能「进入识无边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空无边处的境界。就要明白「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的法义。

超越空无边处境界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空无边处的境界扰动、影响,不会执着和挂念空无边处的境界。

金毘罗,阿难,如何理解「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这句话呢?你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每天内心会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无有止境,过去曾经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现在正在生起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时刻在变化,未来即将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无法长久的保持不变,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无有穷尽,这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刚生起不久,另一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就生起了,另一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之后,之前生起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就消失、灭没了。

金毘罗,阿难,可能你们会觉的如来的描述很抽象,如来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人他外出散步,这时他生起了散步的念想,他散步的时候看见了路旁卖衣服的摊贩,就生起了看衣服的念想,他选择衣服的时候,发现某件衣服很适合他穿,就生起了想要买衣服的念想,于是他就伸手到口袋里拿钱,就生起了拿钱的念想。结果他发现没有带钱,于是就准备回家取钱,就生起了回家取钱的念想,他担心卖衣服的商贩将这件衣服卖给别人,就告诉卖衣服的商贩给他预留下这件衣服,就生起了担心衣服被别人买与想让商贩给他预留衣服的这两种念想,他赶回家拿买衣服的钱,回到家的时候,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老母亲生病了,需要去看医生,于是他就背着老母亲去看医生,他就生起了带老母亲去看医生的念想,见到医生后,医生根据他母亲的病情开出了药方,让他按着药方去抓药,他就到药铺去抓药,就生起了抓药的念想,抓药完毕后,他就背着老母亲回家,回到家后,他就去为老母亲煎药,就生起了煎药的念想,药煎好后,他就拿药罐盛上药汤等待药汤冷却,就生起了等待药汤冷却的念想,药汤冷却后,他就端着药汤来到老母亲的床前喂母亲吃药,就生起了喂老母亲吃药的念想。

金毘罗,阿难,在这个例子中,当这个人遇见不同事情的时候,就生起了很多的念想。这个念想不仅是每天会生起,就是每时每刻也会生起,生起的数量是无法计数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曾经生起过多少的念想,念想的生起与灭没是无穷无尽、无法计量的。

认识、分别、判断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都是由内心所产生的,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与念想一样也是无穷无尽、无法计量的。

金毘罗,阿难,这里如来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认识、分别、判断。

「认识」是确定某物,知晓,认明的意思,比如认识某个人。

「分别」是辨别的意思,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比如辩别方向,辨别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声音。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比如根据某个人的行为判断出他说的是假话。

金毘罗,阿难,很多时候,生起念想的时候,就会伴随着生起认识、分别、判断。

金毘罗,阿难,简单的说就是: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

金毘罗,阿难,这就是「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法义。

在进入识无边处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随着「法念住」修行的深入将会体验到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的清净境界。

什么是「法念住」呢?「法念住」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如来所说的法理、法义上,比如内心集中专注在「无常」的法理、法义上,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我的物质身体会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会消退、消失。我拥有的物质事物也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我也无法永远的拥有物质事物,我也会失去物质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会丧失功能,会衰败、坏灭。」这就是无常的法理、法义。用这种对如来所说法理、法义的集中专注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用对法理、法义的深切注意来替换掉内心中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通过对法理、法义的集中专注,通过对法理、法义的深切注意,内心不再去想那些会让自己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法念住。

简单的说法念住就是:通过集中专注某种法理、法义,通过对某种法理、法义的深切注意,替换掉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烦恼和痛苦的念想。

在已经通过「心念住」进入识无边处的前提下,继续依靠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修行,「明白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并由此进入无所有处的境界。」

金毘罗,阿难,如何才能「进入无所有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识无边处的境界。就要明白「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法义。

金毘罗,阿难,如何理解「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句话呢?你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在内都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都是由各种条件生起的,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有灭尽、消失的时候。无边无界的虚空,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保持完全相同的状态,自己内心生起虚空的概念,生起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概念,生起修饰、限定、形容虚空是无边无界的概念,生起修饰、限定、形容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概念,这些不过是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而已,这些不过是世间人创造出来的语言词语,目的是用来描述、形容、指代某项事物而已,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词语,其实这些词语在世间人诞生之前并不存在,想想你们出生的时候,知道这些词语、概念吗?不知道!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来的,通过别人传授来的。所以说所谓的「无边无界的虚空,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都是用世间人建立起来的语言词语表达出来的,在没有世间人的时候,在世间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些词语语言根本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什么虚空、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概念了,也就不存在修饰、限定、形容这些词语的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概念了。

「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意思、概念是建立在世间人的语言文字上的,在世间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世间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名字、词语、概念描述的句子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名字、词语、概念描述的句子只是世间人指代某些事物、某些事情而创造出来的符号而已。其实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符号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世间的事物其实是没有名字的,是世间人取出的名字,世间的事物其实也是没有词语、概念、描述语句的说法的,这些也只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用来指代世间事物的符号而已。

简单的说就是:世间一切的事物本来是没有名字、概念的,各种名字、概念不过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或文字,各种名字、词语不过是世间人用来指代世间事物的符号而已。

金毘罗,阿难,这就是「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法义。

依靠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修行,「在进入无所有处境界后,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的念想,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的境界。」

金毘罗,阿难,如何才能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无所有处的境界。就要明白「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念想」的法义。

超越无所有处境界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无所有处的境界扰动、影响,不会执着和挂念无所有处的境界。

「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念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明白了无边无界的虚空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些词语、概念、句子不过是世间人描述世间万物所用的语言或文字,明白了这些词语、概念、句子是世间人用来指代世间事物、事情的符号,其实世间一切的事物本来是没有名字、概念的,这样就不会再在内心中生起任何的念想,虽然如此,可是内心中偶尔也会闪出一些微小的杂念,这些杂念非常的微小,就如同大海海面上漂浮着的一滴菜油一样,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依靠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修行,「在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境界后,进入没有念想、没有感受、没有细微杂念的想受灭境界。」比丘们,你们要注意想受灭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金毘罗,阿难,如何才能进入「想受灭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境界。

金毘罗,阿难,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法念住」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贪爱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的。一旦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一旦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那么当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失去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和痛苦,之前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欢乐和愉快,当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失去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烦恼和痛苦。因此他们不会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不会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

金毘罗,阿难,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法念住」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的,一旦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一旦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就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因此他们不会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他们不会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

金毘罗,阿难,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法念住」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不苦不乐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的,一旦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一旦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就无法从不苦不乐念想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因此他们不会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不会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

金毘罗,阿难,这些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法念住」的如来圣弟子们,他们不会被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不会执着和挂念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经常去观想与体验自己面临死亡,即将失去生命时的感受,他们会想:「我将要死去了,随着我身体的衰败、崩解,随着我生命的耗尽,我在世间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我在世间一切的感受全部都将熄灭、灭尽、消失,我将进入清凉寂静的境界之中。」

金毘罗,阿难,就如同有灯油、灯芯的存在,并且灯芯在合适的位置上,油灯才能被点燃、点亮。如果灯油耗尽了,或者没有灯芯,或者灯芯不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油灯的火焰就会熄灭。金毘罗,阿难,同样的道理,当如来圣弟子们面临死亡,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他们会想:「我将要死去了,随着我身体的衰败、崩解,随着我生命的耗尽,我在世间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我在世间一切的感受全部都将熄灭、灭尽、消失,我将进入清凉寂静的境界之中。」

金毘罗,阿难,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进入初禅、二禅的清净境界;在进入二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呼吸感受的「受念住」进入三禅、四禅的清净境界;在进入四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念想的「心念住」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清净境界;在进入识无边处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内心集中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进入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的清净境界。金毘罗,阿难,想受灭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金毘罗,阿难,这就是依靠「对呼吸专注」的修行进入涅槃境界的修行路径、轨迹。这就是由专注呼吸而触发四念住修行进入涅槃境界的整个过程。

金毘罗,阿难,世间人或众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习集中专注呼吸行为的「身念住」,修习集中专注呼吸感受的「受念住」,修习集中专注念想的「心念住」,修习集中专注法理、法义的「法念住」保持正知、正念,就能超越忧愁与悲伤,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就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就能证悟解脱的果位,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涅槃的清净境界。

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注意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进入的境界是逐渐深入的,证悟的果位是层层上升的。也就是:修习「身念住」进入初禅、二禅的清净境界;在进入二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受念住」进入三禅、四禅的清净境界;在进入四禅境界后,进一步修习「心念住」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清净境界;在进入识无边处境界后,进一步修习「法念住」进入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的清净境界。而想受灭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什么是正知呢?就是内心只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当前正在做的行为,只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活在当下,不想过去、未来的事情,比如行走的时候,只专注行走的行为;吃饭的时候只专注吃饭的行为;喝水的时候,只专注喝水的行为;穿衣服的时候,只专注穿衣服的行为等等。除了专注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除了清楚明白当前正在做的行为之外,不专注其他任何的事情与念想,这就是正知。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内心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正确的念想或对象上,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这种正确的集中专注、深切注意能够让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之中。

金毘罗,阿难,就如同在道路重合的十字路口中间有一个大土堆,各种货车或马车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都能够将这个土堆压平、破坏,同样的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都能够破坏恶法、邪法、不善法,都能超越忧愁与悲伤,都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忧虑、烦恼、痛苦,都能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

金毘罗,阿难,「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区别就在于修行所进入清净境界的层次不同,证悟果位的阶位不同。

按着「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顺序修行,所进入清净境界的层次是由浅入深的,所证悟果位的阶位是由低到高的。

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注意,不可打乱「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修行次序,要按着「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顺序去修行。

因为没有进入低层次的境界,没有证悟低阶位的果位就无法进入高层次的境界,就无法证悟高阶位的果位,要循序渐进,按着顺序来修行。

这就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无法立刻变成身强力壮的青年一样。需要经过慢慢的成长才能从婴儿的状态变成青年的状态。

如果将「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比喻成世间人成长的过程,那么「身念住」相当于刚出生的婴儿到三岁、四岁的孩子;「受念住」相当于五岁到十岁的孩子;「心念住」相当于十一岁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法念住」相当于二十一岁到三十岁的成年人。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注意如来在这里只是在用世间人的成长来比喻修行「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所进入清净境界层次的不同,所证悟果位阶位的不同。

刚出生的婴儿或几岁的孩子不可能立刻成为年轻人与成年人。

年轻人与成年人也不可能立刻就退转成为几岁的孩子或刚出生的婴儿。

同样的,金毘罗,阿难,你们不能一来就修习「心念住」,「法念住」,这相当于婴儿或几岁的孩子立刻就变成年轻人与成年人,这是不可能的。

金毘罗,阿难,你们也不能在处于「心念住」或「法念住」的修行状态之中而转向去修习「身念住」或「受念住」,这就相当于年轻人与成年人立刻就退转成为几岁的孩子或婴儿,这也是不可能的。

金毘罗,阿难,你们要按着「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顺序去修行,也就是先修习「身念住」,在修习「身念住」进入二禅境界后,再进一步修习「受念住」;在修习「受念住」进入四禅境界后,再进一步修习「心念住」;在修习「心念住」进入识无边处境界后,再进一步修习「法念住」;最后依靠「法念住」的修行进入想受灭境界,也就是最后依靠「法念住」的修行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金毘罗,阿难,修习「身念住」能够进入初禅、二禅的清净境界,证悟向入流果、入流果。

什么是向入流果呢?就是为了证悟入流果而修行,想要证悟入流果。处于向入流果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证悟的境界与入流果证悟的境界非常的接近,但是他们还没有证悟入流果。

什么是入流果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已经初入圣道,进入圣者之流,入流果也被称为初果,这些证悟初果的出家人、修行人,他们也被称为证悟初果的圣者。他们不会投生到恶道,不会投生到痛苦不幸的地方,不会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最多在天界与人间投生七次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入流果也被称为须陀洹果位(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

修习「受念住」能够进入三禅、四禅的清净境界,证悟向一来果、一来果。

什么是向一来果呢?就是为了证悟一来果而修行,想要证悟一来果。处于向一来果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证悟的境界与一来果证悟的境界非常的接近,但是他们还没有证悟一来果。

什么是一来果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这些证悟一来果的圣者,他们的贪欲、愤怒、愚痴很微薄、很细微,一来果也被称为二果,这些证悟一来果的圣者,他们也被称为证悟二果的圣者。证悟一来果的圣者,他们死后投生到天界(天界解释,见第四百四十一章),会再来人间投生一次,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证悟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一来果也被称为斯陀含果位。

修习「心念住」能够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清净境界,证悟向不还果、不还果。

什么是向不还果呢?就是为了证悟不还果而修行,想要证悟不还果。处于向不还果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证悟的境界与不还果证悟的境界非常的接近,但是他们还没有证悟不还果。

什么是不还果呢?证悟不还果位的圣者们,他们死后不会再投生在欲界,什么是欲界呢?也就是还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不再投生到欲界,因此被称为不还果。

不还果也被称为阿那含果位,什么是阿那含果位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灭尽了贪欲、愤怒、疑惑。阿那含果位也被称为三果,这些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也被称为证悟三果的圣者。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不会再投生在欲界,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直接投生到色界与无色界天界,并在这些天界中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天界解释,见第四百四十一章),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什么是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的欲望,这些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以及他们住的宫殿等等他们所在地方的物质事物非常的殊胜、精致、净妙,他们对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还有微细的执着和挂念,他们还会被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轻微的束缚捆绑,这就是色界天界,没有欲望,还有对物质事物的轻微执着和挂念。什么是无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也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这就是无色界天界,没有欲望,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

修习「法念住」能够进入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的清净境界,证悟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想受灭的清净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什么是向阿罗汉果位呢?就是为了证悟阿罗汉果位而修行,想要证悟阿罗汉果位。处于向阿罗汉果位境界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证悟的境界与阿罗汉果位证悟的境界非常的接近,但是他们还没有证悟阿罗汉果位。

什么是阿罗汉果位呢?也就是按如来的正法实践修行,已经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不再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已经进入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这些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不会再出生在世间,已经永远的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阿罗汉果位也被称为四果、不生果,这些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也被称为无学,也就是他们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已经灭尽,应该证悟的清净解脱境界也都已经一一证悟过了,不需要再继续的修习了,他们已经达成了修行的目标,从这一世开始他们已经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他们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他们这一世结束后,就将进入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

佛陀说法后,金毘罗尊者与阿难尊者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