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什么是放逸者?


第九百二十章 什么是放逸者?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之中,有一天,释迦族人难提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难提对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证悟入流果要满足四种条件(入流果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那么那些不满足这四种条件的圣弟子,他们是放逸者吗?世尊我的意思是:那些圣弟子不满足这四种条件中的任意一种条件,也就是证悟入流果的四种条件他们全部都不满足,他们是放逸者吗?”

佛陀说:“难提,不满足证悟入流果的全部条件,缺乏四种条件的众生,如来说:「这些众生,他们还没有入门,他们是门外汉,他们与世间的凡夫站在一起,他们当然也是世间的凡夫(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难提,如来现在要给你讲:「如何判断与分辨圣弟子是放逸者,还是不是放逸者?」你要认真的听,你要仔细的思考。”

难提说:“世尊,我会认真听您说法的,我会仔细的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说法。”

佛陀说:“难提,什么样的圣弟子是放逸者呢?这些圣弟子,他们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了坚固的信心,他们会去观想:「世尊是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者(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尊是已经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圣者(无上正等正觉解释: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的真相、真谛,并由此开启了圆满的智慧,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世尊的智慧与身口意行已经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身口意行解释: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

世尊已经到达解脱的彼岸,不会再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

世尊知道、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理;

世尊是善于教导、指引众生的老师,是善于讲解正法、善法、解脱法的老师,是善于引导众生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的老师(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尊是天界与人界众生的老师(天界、人界解释,见第八百零五章);

世尊是开启了完全、圆满、解脱智慧的圣者,世尊用已经开启的智慧去教导、指引众生,让他们也开启完全、圆满、解脱的智慧;

世尊是给众生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圣者,世尊是受到众生尊敬、尊重的觉者(觉者解释:已经完全开启解脱智慧的圣者)。」

「这个法是世尊亲自所说的,这个法是浅显易懂,很快就能直接明白的道理,应该让更多的众生明白这些法理与道理。

明白了世尊所说的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离开带来不祥、危险、不幸、污染、束缚的恶法、邪法、束缚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亲近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善法、正法、解脱法。

有智慧的众生应该知道和明白世尊所说的法,应该实践的去修行世尊所说的法。」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修行的团体,世尊的出家弟子是按着世尊所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按照正道行事,他们朴实、正直、清净;世尊的出家弟子是践行八正道的修行者(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理去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循序渐进修行的行者,他们是四双八士(四双八士解释:证悟八种果位的圣弟子,二种为一双,八种又被称为四双),也即是:世尊的出家弟子们,他们证悟的果位处于: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这八种果位之中(向入流果、向一来果、向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六章;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因此恭敬的供养、赞叹世尊的出家弟子们,就能种植下无量的福田。」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不被恶法、邪法、束缚法污染,不被恶行、恶言、恶念毁坏,不被各种烦恼和痛苦困扰、折磨、纠缠;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清净无染,自在解脱;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会受到智者们的称赞,受到大众的尊敬;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解除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的束缚捆绑,放下一切的执着和挂念,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

但是这些圣弟子,他们只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的信心,他们只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观想,他们不在白天和夜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行,他们白天的时候不想办法远离世间事物、事情、人际的牵扯、污染,不想办法独自居住,夜晚的时候也不坚持静坐禅修(静坐禅修解释:修习四禅,或者修习四念住,或者修习七觉支,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四禅解释,见第一百五十五章;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五十九章),他们的内心势必会生起无数的念想,他们势必会做很多身体行为,说很多言语,他们无法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安宁下来,这就叫做放逸。当他们的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随着世间的事物、事情、人际生起、灭没、变化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喜怒哀乐等等的情绪,当他们被这些喜怒哀乐等等的情绪污染内心的时候,他们就无法体验到内心宁静、寂静所带来的那种平静的欢喜。他们无法体验到这种平静的欢喜,内心就会被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占据,他们这时的内心就无法保持平衡、宁静,他们这时的内心就无法集中专注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他们这时的内心就会生起无数的念想、思想、见解,这些念想、思想、见解就会障碍他们智慧的开启。当内心没有处于平静、宁静、寂静状态之中的时候,各种善法、正法、解脱法就无法显现出来,解脱的智慧也无法开启,混乱的内心是无法体验到清净境界的,是无法开启解脱智慧的。就如同在水缸中装满混有泥沙的水,并用木棍在水缸中用力的搅拌这些水,水缸中的水必定会非常的浑浊,看不见水缸的底部。如果不再用木棍搅动水缸中的水,让水缸中的水保持平静,那么混杂在水中的泥沙就会沉淀在水缸底部,水缸中的水也会变的清澈见底。那么水缸中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同样的道理,生起无数念想的内心就如同水缸中混有泥沙,被木棍搅拌,变的浑浊的水,这些念想会让各种身体行为、口说言语生起,这些已经生起的身体行为,口说言语也会作用于内心,让内心生起新的念想,只有先平息内心的念想,身体行为、口说言语才可能被平息。那些内心生起无数念想,胡思乱想的圣弟子,那些不能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寂静状态的圣弟子,他们就是放逸者。

难提,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只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圣弟子,他们白天不努力想办法远离世间事情的烦扰,不努力想办法让自己独自居住,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夜晚也不努力的去静坐禅修,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他们白天黑夜都不努力修行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那么他们就无法管束好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他们就会生起各种行为、言语、念想,他们就会放纵自己去做各种身体行为,说各种言语,生起各种念想,他们就会被这些行为、言语、念想污染,他们就会被自己行为、言语、念想所触发产生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奴役、拷打、折磨,他们无法体验到内心平静、宁静所带来的喜悦、欢喜,他们会沉溺在各种烦恼和痛苦之中,既然他们的内心生起了无数的念想、见解、思想,那么他们就无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他们的内心就无法集中专注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他们的内心无法安住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善法、正法、解脱法就无法显现出来,解脱的智慧也无法开启,由于身体行为,口说言语是由内心念想生起的,而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又反作用于内心,让内心生起新的念想,所以如来说:只有平息了内心的念想才能平息身体行为与口说言语,那些内心生起无数念想,那些胡思乱想的圣弟子,他们就是放逸者。

难提,这就是放逸者的法义。

难提,什么样的圣弟子是不放逸者呢?这些圣弟子,他们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了坚固的信心,他们会去观想:「世尊是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者(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尊是已经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圣者(无上正等正觉解释: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的真相、真谛,并由此开启了圆满的智慧,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世尊的智慧与身口意行已经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身口意行解释: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

世尊已经到达解脱的彼岸,不会再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

世尊知道、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理;

世尊是善于教导、指引众生的老师,是善于讲解正法、善法、解脱法的老师,是善于引导众生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的老师(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尊是天界与人界众生的老师(天界、人界解释,见第八百零五章);

世尊是开启了完全、圆满、解脱智慧的圣者,世尊用已经开启的智慧去教导、指引众生,让他们也开启完全、圆满、解脱的智慧;

世尊是给众生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圣者,世尊是受到众生尊敬、尊重的觉者(觉者解释:已经完全开启解脱智慧的圣者)。」

「这个法是世尊亲自所说的,这个法是浅显易懂,很快就能直接明白的道理,应该让更多的众生明白这些法理与道理。

明白了世尊所说的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离开带来不祥、危险、不幸、污染、束缚的恶法、邪法、束缚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亲近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善法、正法、解脱法。

有智慧的众生应该知道和明白世尊所说的法,应该实践的去修行世尊所说的法。」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修行的团体,世尊的出家弟子是按着世尊所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按照正道行事,他们朴实、正直、清净;世尊的出家弟子是践行八正道的修行者(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理去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循序渐进修行的行者,他们是四双八士(四双八士解释:证悟八种果位的圣弟子,二种为一双,八种又被称为四双),也即是:世尊的出家弟子们,他们证悟的果位处于: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这八种果位之中(向入流果、向一来果、向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六章;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因此恭敬的供养、赞叹世尊的出家弟子们,就能种植下无量的福田。」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不被恶法、邪法、束缚法污染,不被恶行、恶言、恶念毁坏,不被各种烦恼和痛苦困扰、折磨、纠缠;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清净无染,自在解脱;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会受到智者们的称赞,受到大众的尊敬;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解除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的束缚捆绑,放下一切的执着和挂念,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

这些圣弟子,他们不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的信心,他们不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观想,他们白天和夜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行,他们白天的时候努力想办法远离世间事物、事情、人际的牵扯、污染,努力想办法独自居住,夜晚的时候也坚持静坐禅修(静坐禅修解释:修习四禅,或者修习四念住,或者修习七觉支,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四禅解释,见第一百五十五章;四念住解释,见第七百三十五章;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五十九章),他们的内心势必不会生起太多的念想,他们势必不会做很多身体行为,说很多言语,他们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安宁下来,这就叫做不放逸。当他们的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非常少的时候,当他们的行为、言语、念想没有生起的时候,他们就不会产生喜怒哀乐等等的情绪,当他们没有生起喜怒哀乐等等情绪的时候,这些情绪就不会污染他们的内心,他们就能体验到内心宁静、寂静所带来的那种平静的欢喜。他们能够体验到这种平静的欢喜,内心就不会被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占据,他们这时的内心就能保持平衡、宁静,他们这时的内心就能集中专注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他们这时的内心就不会生起念想、思想、见解,既然连念想、思想、见解都没有生起,那么这些念想、思想、见解就不会障碍他们智慧的开启,当内心处于平静、宁静、寂静状态之中的时候,各种善法、正法、解脱法就能显现出来,解脱的智慧也能够开启。保持平静、宁静的内心状态才能体验到清净的境界,才能开启解脱的智慧。就如同在水缸中装满混有泥沙的水,并用木棍在水缸中用力的搅拌这些水,水缸中的水必定会非常的浑浊,看不见水缸的底部。如果不再用木棍搅动水缸中的水,让水缸中的水保持平静,那么混杂在水中的泥沙就会沉淀在水缸底部,水缸中的水也会变的清澈见底。那么水缸中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同样的道理,生起无数念想的内心就如同水缸中混有泥沙,被木棍搅拌,变的浑浊的水,这些念想会让各种身体行为、口说言语生起,这些已经生起的身体行为、口说言语也会作用于内心,让内心生起新的念想,只有先平息内心的念想,身体行为、口说言语才可能被平息。那些内心没有生起念想的圣弟子,那些没有胡思乱想的圣弟子,那些能够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寂静状态的圣弟子,他们就是不放逸者。

难提,简单的说就是:那些不满足于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圣弟子,他们白天会努力想办法远离世间事情的烦扰,会努力想办法让自己独自居住,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他们夜晚也会努力的去静坐禅修,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他们白天黑夜都努力修行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那么他们就能管束好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他们就不会生起各种行为、言语、念想,他们就不会放纵自己去做各种身体行为,说各种言语,生起各种念想,他们就不会被这些行为、言语、念想污染,他们就不会被自己行为、言语、念想所触发产生的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奴役、拷打、折磨。他们能够体验到内心平静、宁静所带来的喜悦、欢喜,他们不会沉溺在各种烦恼和痛苦之中,既然他们的内心没有生起念想、见解、思想,那么他们就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他们的内心就能集中专注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他们的内心能够安住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境界之中,善法、正法、解脱法就能够显现出来,解脱的智慧也能够开启,由于身体行为,口说言语是由内心念想生起的,而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又反作用于内心,让内心生起新的念想,所以如来说:只有平息了内心的念想才能平息身体行为与口说言语,那些内心没有生起念想的圣弟子,那些没有胡思乱想的圣弟子,他们就是不放逸者。

难提,这就是不放逸者的法义。

难提,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圣弟子,如果他们白天和黑夜无法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无法管束好自己不做恶行,不说恶言,不生恶念,那么他们就是放逸者;

难提,对如来,对如来所说的法,对比丘僧众,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信心的圣弟子,如果他们白天和黑夜能够让内心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能够管束好自己不做恶行,不说恶言,不生恶念,那么他们就是不放逸者,如果他们不仅不做恶行,不说恶言,不生恶念,还能让自己去做善行,说善言,生善念,那他们就是如来所称赞、赞叹的圣弟子。当然难提,不生起任何行为、言语、念想的圣弟子,不被善恶行为、言语、念想所拘的圣弟子,他们就是已经完全解脱的圣弟子。

难提,不生起任何行为、言语、念想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被任何的行为、言语、念想束缚捆绑,所谓的不生,是不由行为、言语、念想触发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如果你将不生起任何的行为、言语、念想理解成为不做任何的身体行为,不说任何的言语,不生起任何的念想,那就理解错误了,这不就如同一块石头一样了吗?所谓不生就是当行为、言语、念想产生的时候,不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不被行为、言语、念想束缚捆绑,不被各种烦恼和痛苦束缚捆绑。当行为、言语、念想产生的时候,你不会执着于这些行为、言语、念想到底是生起了还是没有生起,就如同你每天呼吸的时候,会忽略自己到底是呼吸了还是没有呼吸,尤其当行为、言语、念想产生的时候,没有生起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产生了行为、言语、念想与没有产生行为、言语、念想就没有了区别与差别,都没有执着它们的生起与不生,也就没有什么生起与不生的概念了。难提,当你眨眼睛的时候,不会去执着和挂念眨眼睛的行为,当你呼吸的时候,不会去执着和挂念呼吸的行为,完全解脱的圣弟子,对待所有产生出来的行为、言语、念想都如同对待眨眼睛、呼吸的行为一样,他们不会去执着和挂念这些行为、言语、念想的生起与灭没,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行为、言语、念想的生起与不生,当然更没有这些行为、言语、念想生起与灭没,生起与不生的概念了,你可以用自己眨眼睛、呼吸的行为去类比完全解脱圣弟子对待行为、言语、念想不执着和挂念的那种状态。”

佛陀说法后,难提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