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智慧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第七百零九章 智慧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有一天,无畏王子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无畏王子对佛陀说:“世尊,宗教大师富兰那迦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愚痴、无知、无智的生起是不需要原因的,是不需要前提条件的,无因、无条件就能生起愚痴、无知、无智;智慧、正确见解的生起是不需要原因的,是不需要前提条件的,无因、无条件就能生起智慧、正确的见解。」世尊,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您是怎么看的呢?”

佛陀说:“王子,愚痴、无知、无智的生起是需要原因的,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有因、有条件才能生起愚痴、无知、无智;

智慧、正确见解的生起是需要原因的,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有因、有条件才能生起智慧、正确的见解。”

无畏王子说:“世尊,对于愚痴、无知、无智来说,什么是让它们生起的原因呢?什么是让它们生起的条件呢?生起愚痴、无知、无智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呢?”

佛陀说:“王子,当内心生起贪欲、渴爱的时候,当内心被贪欲、渴爱缠绕、束缚的时候,当内心被贪欲、渴爱控制征服的时候,当内心已经生起贪欲、渴爱,而不知道从贪欲、渴爱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贪欲、渴爱的生起就是愚痴、无知、无智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贪欲、渴爱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

当内心生起瞋恚的时候,当内心被瞋恚缠绕、束缚的时候,当内心被瞋恚控制征服的时候,当内心已经生起瞋恚,而不知道从瞋恚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瞋恚的生起就是愚痴、无知、无智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瞋恚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

什么是瞋恚呢?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当内心生起昏沉睡眠的时候,当内心被昏沉睡眠缠绕、束缚的时候,当内心被昏沉睡眠控制征服的时候,当内心已经生起昏沉睡眠,而不知道从昏沉睡眠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昏沉睡眠的生起就是愚痴、无知、无智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昏沉睡眠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

什么是昏沉睡眠呢?昏沉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昏沉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昏沉睡眠。

当内心生起悼悔的时候,当内心被悼悔缠绕、束缚的时候,当内心被悼悔控制征服的时候,当内心已经生起悼悔,而不知道从悼悔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悼悔的生起就是愚痴、无知、无智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悼悔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

什么是掉悔呢?「掉」是心浮气躁,内心混乱、散乱的意思;「悔」是对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忧虑不安、后悔不已。

当内心生起「疑」的时候,当内心被「疑」缠绕、束缚的时候,当内心被「疑」控制征服的时候,当内心已经生起「疑」,而不知道从「疑」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疑」的生起就是愚痴、无知、无智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疑」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愚痴、无知、无智就会生起。

什么是「疑」呢?「疑」就是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犹豫不决。”

无畏王子说:“世尊,您刚才说的这个教法叫做什么呢?这个教法被称为什么呢?”

佛陀说:“王子,这个教法叫做:覆盖、遮蔽、包裹之法,简称为:「盖」。”

无畏王子说:“世尊,您刚才所说的贪欲、渴爱、瞋恚、昏沉睡眠、悼悔、疑,这些烦恼确实是「盖」,这些烦恼确实能覆盖、遮蔽、包裹内心。世尊,一种「盖」就能覆盖、遮蔽、包裹内心了,更不用说贪欲、渴爱、瞋恚、昏沉睡眠、悼悔、疑,这五种盖了。

世尊,对于智慧、正确的见解来说,什么是让它们生起的原因呢?什么是让它们生起的条件呢?生起智慧、正确见解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呢?”

佛陀说:“王子,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念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念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念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念觉支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四念住就属于念觉支(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修习四念住就是在修习念觉支。

修习念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念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择法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择法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择法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就是用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邪法、恶法、不善法,能够判断出真法与假法,并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法修行,能够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不选择邪法、恶法、不善法修习。

修习择法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择法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精进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精进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精进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熄灭、平息、灭尽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简单的说精进觉支,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四正勤就属于精进觉支(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修习四正勤就是在修习精进觉支。

修习精进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精进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喜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喜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喜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喜觉支?就是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时候,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由此生起欢喜、喜悦、欣喜。

修习喜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喜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轻安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轻安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轻安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轻安觉支?就是由于修行止与观(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由于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熄灭、平息、灭尽了烦恼和痛苦,由此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修习轻安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轻安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定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定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定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定觉支?就是内心不再混乱、散乱、胡思乱想,内心不会再生起烦恼和妄想,内心已经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觉支也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修习定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定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舍觉支的修行,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舍觉支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了由修习舍觉支而生起的各种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这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与条件。

什么是舍觉支?就是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能够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事情的执着和挂念,既不会陷入回忆过去的念想之中,也不会陷入期待未来的念想之中,更不会陷入现在当前的念想之中,内心平静、坦荡。

修习舍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就是智慧、正确见解生起的原因、条件,也即是:以修习舍觉支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净境界作为前提条件,智慧、正确的见解就会生起。”

无畏王子说:“世尊,您刚才说的这个教法叫做什么呢?这个教法被称为什么呢?”

佛陀说:“王子,这个教法叫做:指引、引导、觉悟之法,简称为:「觉支」。引导世间人或众生觉悟,让世间人或众生开启智慧,让世间人或众生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清净解脱的境界就叫着「觉支」,就如同一个人要从舍卫城到耆闍崛山,那么他需要通过舍卫城与耆闍崛山之间的道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耆闍崛山,觉支就相当于两地之间的道路一样,道路引导人们到达不同的目的地,而「觉支」引导世间人或众生开启智慧,让世间人或众生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清净解脱的境界。”

无畏王子说:“世尊,您刚才所说的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修行的方法确实是「觉支」,确实能引导世间人或众生觉悟,让世间人或众生开启智慧,让世间人或众生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清净解脱的境界。

世尊,一种「觉支」就能引导世间人或众生觉悟,让世间人或众生开启智慧,让世间人或众生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清净解脱的境界了,更不用说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了(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

世尊,听闻您的正法后,我整个人都精神了,之前我由于攀登耆闍崛山而身心疲惫、昏昏欲睡,现在我因为完全明白和理解了您的正法而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开启智慧的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呀。”

佛陀说:“王子,你经常攀登耆闍崛山就不会感觉身心疲惫、昏昏欲睡了,同样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修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就能灭尽烦恼和痛苦,让内心长久的安住在平静、宁静、清净的境界之中,就能最终从生死轮回中彻底的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佛陀说法后,无畏王子再次虔诚恭敬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