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如何细分、细化修行的方法


第七百零五章 如何细分、细化修行的方法

有一天,众多的比丘(出家人)中午前穿好法衣,拿着饭钵,来到舍卫城中准备化缘饭食,这些比丘想:「现在化缘饭食还太早了,我们先到外教徒修行的地方与他们交流修行的心得吧。」

于是,这些比丘就来到外教徒聚集的地方,这些比丘与外教徒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外教徒看见如此多的比丘来到自己的修行地,就迫不及待的对这些比丘说到:“道友们,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们,就是我听说你们的导师乔达摩,他教导你们:「比丘们,你们如果想要熄灭、平息、灭尽污染内心,让智慧消退、减弱的「五盖」(五盖解释,见第六百五十五章),就要去修习七觉支,就要经常去修习七觉支(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然而我们的导师,也曾经这样教导过我们:「弟子们,你们如果想要中止、停息、结束污染内心,让智慧消退、减弱的「各种烦恼」,就要去修习让内心平静、宁静、寂静的修行方法」。道友们,你们的导师乔达摩与我们的导师说的法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差别呢?我感觉他们两个人说的法,虽然用词有细微的不同,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道友们,你们的见解是什么呢?能够告诉我吗?”

这些比丘听完外教徒的问题后,没有不欢喜,也没有反驳解释,一句话都没有说。

外教徒没有弄明白这些比丘是什么用意就说到:“道友们,不管是什么见解,还是请说一点嘛,你们这样,我实在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哦?难道你们是在用行为在对我说法吗?请说清楚哦,不要搞的这样神神秘秘的,毕竟我们是在交流修行的方法嘛,不说清楚我怎么能够明白呢?”

这些比丘还是没有回复外教徒的询问,站起来离开了。

这些比丘们心里想:「不知道的法义还是不要回答,我们确实不明白世尊所说的法语与外教徒导师所说的法语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是到世尊哪里去请教后,再回来给这位热心的道友解释吧。」

于是,这些比丘就先来到舍卫城里挨家挨户,不分贫富贵贱的家庭化缘饭食,用餐完毕后,这些比丘就来到佛陀的住所,他们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这些比丘中的一位长老比丘就对佛陀说:“世尊,今天有一位外教徒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道友们,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们,就是我听说你们的导师,他教导你们:「比丘们,你们如果想要熄灭、平息、灭尽污染内心,让智慧消退、减弱的「五盖」,就要去修习七觉支,就要经常去修习七觉支」,然而我们的导师,也曾经这样教导过我们:「弟子们,你们如果想要中止、停息、结束污染内心,让智慧消退、减弱的「各种烦恼」,就要去修习让内心平静、宁静、寂静的修行方法」。道友们,你们的导师与我们的导师说的法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差别呢?」

世尊,由于我们确实不知道这两句法语的区别、差别,于是就没有回答外教徒的问题,我们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我们心想:「世尊您一定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您一定明白这两句法语的不同和区别,等我们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再回去为这位问问题的道友解答问题。」

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解除疑惑。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可以这样回答外教徒的问题:「道友,修行有不同的方法,烦恼也有不同的种类,细化细分能够知道和明白哪一种修行方法可以熄灭、平息、灭尽哪一种烦恼和痛苦,同样的,对烦恼和痛苦种类的细化细分也能进行针对性的修行。比如五盖能够被细分为十种烦恼,七觉支能够被细分为十四种修行方法。」

比丘们,当你们这样回答外教徒的时候,他们必定还是弄不明白,你们所说的法义,他们不明白五盖被细分成了哪十种烦恼?

五种盖是什么呢?五种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这五种盖。

什么是盖呢?「盖」是修行障碍的意思,遮蔽、掩盖、覆盖、包裹内心,阻碍、障碍内心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烦恼。

什么是贪欲盖呢?执着五欲,陷入五欲的状态之中,内心被五欲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五欲?就是由眼睛与物质事物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耳朵与声音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鼻子与气味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舌头与味道生起的贪欲、渴爱;

由身体与触觉,或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生起的贪欲、渴爱。

比丘们,这就是五欲。

「贪欲盖」简单的说就是:贪欲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比丘们,五盖被细分成了哪十种烦恼呢?

比丘们,「贪欲盖」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贪欲盖」,由内部触发的「贪欲盖」,比如内心想到美女、黄金生起了贪欲、渴爱,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贪欲盖」;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贪欲盖」,比如眼睛看见美女、黄金,或者身体触摸到美女、黄金生起了贪欲、渴爱,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贪欲盖」。由此,「贪欲盖」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瞋恚盖呢?陷入瞋恚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瞋恚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瞋恚呢?瞋恚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

「瞋恚盖」简单的说就是: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对自己或别人心怀恶意、敌意、歹心,想要伤害自己或别人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比丘们,「瞋恚盖」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瞋恚盖」,由内部触发的「瞋恚盖」,比如内心想到仇人、尸体生起了怨恨、反感,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瞋恚盖」;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瞋恚盖」,比如眼睛看见仇人、尸体,或者身体触碰到仇人、尸体生起了怨恨、反感,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瞋恚盖」。由此,「瞋恚盖」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睡眠盖?陷入睡眠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睡眠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睡眠呢?睡眠是一种比喻,比喻的是沉迷的状态,陷入沉迷的状态之中如同熟睡一样。对某一种境界、状态入迷、沉醉、着迷、迷恋、陶醉就叫做睡眠。

「睡眠盖」简单的说就是:沉迷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比丘们,「睡眠盖」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睡眠盖」,由内部触发的「睡眠盖」,比如内心想到官位、豪宅,沉浸、沉迷在自己当大官住豪宅的幻想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睡眠盖」;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睡眠盖」,比如眼睛看见当官的人,看见他们所住的豪宅,就沉浸、沉迷在自己当大官住豪宅的幻想之中,或者自己接触到当官的人,亲自来到他们所住的豪宅,体验到当官住豪宅的舒服感受就沉浸、沉迷在自己当大官住豪宅的幻想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睡眠盖」。由此,「睡眠盖」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掉悔盖?陷入掉悔的状态之中,内心被掉悔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掉悔呢?「掉」是心浮气躁,内心混乱、散乱的意思;「悔」是对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忧虑不安、后悔不已。

「掉悔盖」简单的说就是:心浮气躁与后悔不安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比丘们,「掉悔盖」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掉悔盖」,由内部触发的「掉悔盖」,比如内心想到让自己心浮气躁,让自己内心混乱、散乱的事物事情,想到让自己后悔不安的事物事情,陷入心浮气躁与后悔不安的烦恼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瞋恚盖」;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掉悔盖」,比如眼睛看见让自己心浮气躁,让自己内心混乱、散乱的事物事情,或者亲身经历到让自己心浮气躁,让自己内心混乱、散乱的事物事情,陷入心浮气躁与后悔不安的烦恼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掉悔盖」。由此,「掉悔盖」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疑盖?陷入「疑」的状态之中,内心被「疑」遮蔽、掩盖、覆盖、包裹,无法生起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疑」呢?「疑」就是怀疑、疑惑、疑虑、狐疑不信、犹豫不决。

「疑盖」简单的说就是:疑惑的烦恼障碍、阻碍善法、正法、解脱法的生起。

比丘们,「疑盖」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疑盖」,由内部触发的「疑盖」,比如内心想到让自己怀疑、疑惑、疑虑的事物事情,陷入怀疑、疑惑、疑虑的烦恼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疑盖」;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疑盖」,比如眼睛看见让自己怀疑、疑惑、疑虑的事物事情,或者亲身经历到让自己怀疑、疑惑、疑虑的事物事情,陷入怀疑、疑惑、疑虑的烦恼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疑盖」。由此,「疑盖」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比丘们,这就是「五盖」被细分为十种烦恼的法义。

比丘们,七觉支被细分成了哪十四种修行方法呢?

什么是七觉支呢(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就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为什么这七种觉支会被称为「觉支」呢?「觉支」是什么意思呢?「觉支」就是解脱需要满足的条件、要素,七觉支就是七种开启解脱智慧的条件、要素,七种帮助修行人开启智慧、觉悟的方法。

什么是念觉支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四念住就属于念觉支(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修习四念住就是在修习念觉支。

比丘们,「念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念觉支」,由内部触发的「念觉支」,比如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内心生起的清净念想、见解、思想,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念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念觉支」,比如眼睛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在某棵树木,或某片树叶上,或某种对象上,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念觉支」。由此,「念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就是用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邪法、恶法、不善法,能够判断出真法与假法,并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法修行,能够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不选择邪法、恶法、不善法修习。

比丘们,「择法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择法觉支」,由内部触发的「择法觉支」,比如对内心生起的念想、思想、见解进行分辨、辨别,区分、区别这些念想、思想、见解的善恶、正邪、真假,区分、区别这些念想、思想、见解是解脱法还是束缚法,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择法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择法觉支」,比如眼睛看见,或耳朵听到某件事情,能够分辨、辨别这件事情之中各种人的善恶、正邪、真假,能够区分、区别这件事情中的善人、恶人、虚伪的人,能够明白这件事情最终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择法觉支」。由此,「择法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熄灭、平息、灭尽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简单的说精进觉支,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四正勤就属于精进觉支(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修习四正勤就是在修习精进觉支。

比丘们,「精进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精进觉支」,由内部触发的「精进觉支」,比如由内心生起的念想、思想、见解引发、触发了「勤勉、努力、奋发、用功」的行为,让自己进入了「勤勉、努力、奋发、用功」的状态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精进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精进觉支」,比如眼睛看见某位努力、勤勉、精进修行的人,或者耳朵听到了某位努力、勤勉、精进修行人的事迹,引发、触发了自己「勤勉、努力、奋发、用功」的行为,让自己进入了「勤勉、努力、奋发、用功」的状态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精进觉支」。由此,「精进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喜觉支?就是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时候,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由此生起欢喜、喜悦、欣喜。

比丘们,「喜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喜觉支」,由内部触发的「喜觉支」,比如内心想到自己过去曾经做过的善事生起欢喜、喜悦、欣喜,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喜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喜觉支」,比如自己亲自动手帮助有困难的人,自己亲自出手救助危难中的人,当看见这些人由于解决了困难而欢喜、喜悦,当看见这些人由于远离危难而欣喜、愉快,自己的内心也生起了欢喜、喜悦、欣喜,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喜觉支」。由此,「喜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轻安觉支?就是由于修行止与观(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由于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熄灭、平息、灭尽了烦恼和痛苦,由此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比丘们,「轻安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轻安觉支」,由内部触发的「轻安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内心的念想、见解、思想而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境界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轻安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轻安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外部的某种对象如树木、树叶、河流等等,让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境界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轻安觉支」。由此,「轻安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定觉支?就是内心不再混乱、散乱、胡思乱想,内心不会再生起烦恼和妄想,内心已经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觉支也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比丘们,「定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定觉支」,由内部触发的「定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内心的念想、见解、思想而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定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定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外部的某种对象如树木、树叶、河流等等,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定觉支」。由此,「定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什么是舍觉支?就是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能够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事情的执着和挂念,既不会陷入回忆过去的念想之中,也不会陷入期待未来的念想之中,更不会陷入现在当前的念想之中,内心平静、坦荡。

比丘们,「舍觉支」有内外之分,有由自身生起的「舍觉支」,由内部触发的「舍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内心的念想、见解、思想而让内心平静、安宁、宁静,最终连集中专注、深切注意的这些内心念想、见解、思想都不再执着和挂念,不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的事物事情,这就是由自身生起的「舍觉支」;还有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舍觉支」,比如由集中专注、深切注意外部的某种对象如树木、树叶、河流等等,让内心平静、安宁、宁静,最终连集中专注、深切注意的这些外部对象如树木、树叶、河流等等,都不再执着和挂念,不执着和挂念世间一切的事物事情,这就是由外部环境与事物引发生起的「舍觉支」。由此,「舍觉支」就被细分成了两种。

比丘们,这就是七觉支被细分为十四种修行方法的法义。

比丘们,你们要经常修习七觉支(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你们要精进的去修习七觉支,这样你们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最终圆满的完成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的修行,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比丘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之后,这些比丘再次来到外教徒聚集的地方,将佛陀的解说告诉了问问题的那位外教徒,那位外教徒听后,感动的说到:“原来您们尊师所说的法与我们导师所说的法区别在细分、细化上,我们的导师说法是比较笼统、含混、模糊的。怪不得我们有的时候听了他说法后,明白他说的法是正确的,却不知道如何去修行,他没有将具体实践的修行方法教给我们,只是天天在教我理论上的知识,就如同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他通过观察别人游泳的姿势和方法,就去教别人游泳,可是他自己却不会游泳。他就按着自己理解的方式在教导别人游泳,可想而知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教别人如何游泳,那会是一个什么效果。

又如同一个从来都没有饿过肚子的人,他向别人描述饥饿时的感觉,他一定无法真实的描述出饥饿时的感受,他只能通过观察那些饥饿人的表情行为来进行表述,而饥饿时身体和内心到底是什么感受,他是描述不出来的。因为他没有真正体验过饥饿时的感受。

还比如一个从来都没有写过字的人,他看过很多书法字帖,可是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真正去练过字、写过字,他就用自己观察书法字帖的经验来教导别人写字,可想而知,一个从来都没有练过字、写过字的人,他教导出来的学生会写出什么样的字来,自己都没有实践写过字,怎么可能体会的到写出一手好字时的感觉是什么呢?

尊者们,从您们的言语中,我知道您们的尊师确实亲身体验、体会到过修习七觉支所带来的各种清净境界,您们的尊师将修习七觉支的各项步骤描述的这样的清楚,如果没有实践修行的经验,那是描述不出来的。如同我刚才所说的,不会游泳的人无法体会到游泳时的感受;从来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无法体会到饥饿的感觉;从来都没有练过字的人,无法体会到写出一手好字时的感觉。

就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往复,天气循环往复的变化,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只有经历过春夏秋冬气候变化的人才能真正体验、体会到暖热凉寒的感受是什么。

尊者们,也许我不应该在这里指责我的导师,作为一位弟子我的导师确实也教导过我很多东西,不过对于一个想要灭尽烦恼和痛苦,想要获得彻底解脱的人来说,最欢喜的事情莫过于知道和明白了正确的修行方法。你们今天如同给饥肠辘辘的我带来了食物,让我不再饥饿,如同给沉浸在黑暗中的我带来了光明,让我不再盲目。

我感谢您们,我决定皈依您们的尊师,成为他的出家弟子,修行真正的正法、解脱法,待我回去收拾一下东西,辞别导师后就跟您们去见您们的尊师。”

这位外教徒说完话,就回到住处收拾东西,之后他将今天的见闻告诉了自己的导师,他的导师听闻他转述的七觉支的修行方法后,也深受触动,他的导师于是决定带着所有的弟子都去皈依佛陀。比丘们带着几百位外教徒来到佛陀的住所,这些外教徒最后都皈依了佛陀。佛陀接受他们成为了佛陀的出家修行弟子。